比特幣(BTC)一連幾天在萬點關卡徘迴,讓投資人提著心密切關注;數據顯示,這樣的走勢可能跟美國股市與黃金市場疲軟有關。然而自 3 月 12 日「黑色星期四」開始,「鯨魚」們持有的 BTC 數量正在上升。他們的行為背後暗示了什麼跡象?會對未來幣價造成什麼影響?
(前情提要:幣市短評|DeFi 崩盤連累「以太坊」跌破 340 美元;比特幣二度跌破 10,000 勉強拉回)
自9 月 3 日開始,比特幣(BTC)近期屢屢跌破萬點再重新站回,連續幾天都在萬點關卡徘迴讓投資人提著心關注、摸不透接下來的走勢。然而近期比特幣持續跌破萬點,數據顯示,這可能跟美國股市與黃金市場疲軟有關。
美國股票市場最古老也最具代表性、大致上可代表總體股市走向的「美國標準普爾 500 指數」昨日單日跌幅達到 2.83%,而其它股票指數也下跌超過 2.5%。

且如上圖 Market Insuder 圖表所示,黃金價格自 9 月以來也持續處於低谷;股市與黃金進一步走軟加上美元走強,可能會使比特幣短期價格不甚樂觀。
至於以太幣(ETH),在過去幾天中一直面臨多次強勁的拋售,但於每次下跌後都會反彈回升至 330 美元左右,顯示多空雙方交戰、力量相當,未來走勢尚無明確方向。

不過,一位匿名分析師於推特上發表看法:
除非以太坊的力量超過這個水準(370 – 380 美元區間),否則不代表任何走強趨勢。
指出無法突破該區間將對 ETH 的價格造成重大打擊。

鯨魚顯示:再暴跌,不可能
隨著大盤不斷下跌,市場已經在擔心「黑色星期四」的重演。但是若以「鯨魚」的行為來推論,這似乎不太可能:因為自那天開始,這些鯨魚們已開始大量累積持有的 BTC 數量,為供應做足了準備。
然而成為鯨魚的不只是高淨值的個人戶投資者,今年,有越來越多機構成為比特幣持有的大戶,如先前公開表示收購 21,454 BTC 的 MicroStrategy 等公司。


比特幣投資分析者 Willy Woo 在推特上表示:
許多人懷疑 BTC 是否是對沖工具,而高淨值個人戶和基金肯定認為這個答案是肯定的。自上一輪美元貨幣供應量擴張以來,鯨魚實體顯著增加了 BTC 的持有量。

但是,這種趨勢背後的原因是什麼?是由於比特幣減半的看漲情緒,還是幕後發生了其他事情,促使高淨值的投資者購買比特幣作為針對未知的避險政策?
比特幣避險
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蔓延,隨著各國政府和央行急於印製更多的鈔票以試圖「拯救」經濟。近幾個月的數據都再再顯示,人們似乎正在逃離易受通貨膨脹影響的法定貨幣,轉而購買更能保值的資產-黃金,以及比特幣。
比特幣已被許多機構視為對沖美元貶值的幣險工具,尤其是在其與黃金相關性越來越高之時。根據數據公司 Skew Analytics 的數據顯示,比特幣與黃金價格之間的相關率已達到 70% 的新高,超過了 2018 年第四季度和 2019 年第二季度的高峰。

毫無疑問地,黑色星期四已永遠改變世界,尤其是投資者:當資產價格下跌一點點時,市場的貪婪情緒就會轉變為極度恐慌。
目前世界面臨了美國總統大選、各國政治動盪等可能對全球市場影響甚鉅的關鍵事件,將進而影響美元走向、各國法幣價值、股市、貴金屬市場、加密貨幣市場等,意即這些事件無論結果如何,對整體市場來說都具有相當大的風險。
然而隨著比特幣越來越進入大眾視野,作為避險資產的需求增加,長期來說將對比特幣價格產生正面影響。而也許比特幣的走勢,可以給目前多空不明的以太幣一點方向。若比特幣能在目前勢態中站穩萬點,相信對其做為「資產」的討論將躍升至另一個層級。
資料來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