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經濟下只要肯試敢冒險,興趣都可以當飯食!80後許家駿與90後王家珵今年初用逾3萬元砌掘礦電腦做虛擬貨幣「礦工」賺外快,幸運地搭上虛擬貨幣「大時代」順風車,挖出以太幣升值10倍,半年後極速回本。許家駿與王家珵從兼職「掘」出商機,開拓掘礦機銷售,每月帶來2,500多港元額外收入。同時,二人又發展港版迷你礦場。
28歲許家駿6年前於科技大學(UST)量化金融學畢業後,加入本地銀行在窩輪界工作。一年多後離開收入穩定的銀行工,轉做「炒散」,出賣勞力做地盤判頭。自言愛嘗試、愛冒險的許家駿,3年前轉戰創科,搞初創公司寫App及整網頁,他認為「不只局限自己做咩工,或者喺香港搵錢買樓?通常行前一步都畀人感覺係奇怪。我畢業個年代,冇咩銀行人轉戰搞初創。做第一個、搞得唔成功,啲人會反問喺銀行做得唔差,點解咁做。」
不過,許家駿似乎在創科界找到致富之路。今年3月,他用約3萬多港元自己買料「砌機」,又邀請女友王家珵加入掘礦。他們主力掘以太幣,主因成本和難度較比特幣低。24歲王家珵辭去設計師正職,研究虛擬貨幣及自學砌掘礦機,「睇吓有咩機會,無論係虛擬貨幣,或者可能係砌機呀、IT、砌網頁呀都好,想試唔同嘅嘢。」
拓掘礦機銷售 搞掘礦場
二人起初兼職礦工掘以太幣賺外快,怎料6月遇到虛擬貨幣急升,所持以太幣由每粒30至40美元,勁升至每粒400美元,升值10倍。許家駿稱:「我哋嗰陣一個月掘到4粒,價格約30、40美元,突然之間有個月以太幣升到好高,佢哋全部變咗400蚊美金。」
今次虛擬貨幣升浪,吸引越來越多人參加掘礦。許家駿和王家珵起初從幫朋友砌機,逐步自組公司Miners,提供組裝掘礦機兼諮詢全套服務。王家珵指,他們出售配備6張GPU顯示卡的掘礦機,每部3.5萬港元,兼為新手礦工解疑難,「老實講,如果直接出去買料,搵代理商攞貨,咁就會比我哋平。不過,我哋會幫你砌好、教埋設置虛擬貨幣Wallet(虛擬貨幣錢包)同幫你調校埋超頻。」
事實上,越多人參與掘礦,挖掘虛擬貨幣難度提升。許家駿指,現時每月挖掘以太幣數量減少,估計每月掘0.8粒至1粒以太幣。扣除電費及寬頻費用前、以太幣310美元價格計,每月收益約2,400港元至2,600港元。目前以太幣價格升至330美元(約2,574港元),預測最快15個月可以回本。
許家駿也開拓港版虛擬貨幣礦場,「香港越來越多人搞掘礦場,有啲都放20至30幾部機,甚至100部機都有。」他為公司客在新界工廈設港版迷你虛擬貨幣掘礦場,帶挈公司賺取逾10萬港元收入。
資料來源:蘋果日報